宫保的由来 宫保鸡丁的保是哪个保

故事发生在清朝 。现在一些酒店把“宫保鸡丁”这个菜叫成“宫爆鸡丁”,这是不对的 。之所以叫错了,是因为一些人不知道这道菜的来历 。

【宫保的由来 宫保鸡丁的保是哪个保】

宫保的由来 宫保鸡丁的保是哪个保

文章插图
清朝时在山东济南有一个四川的名厨叫白少元,被济南的一家名叫金客园大饭庄请去当大厨 。
白少元来了之后,饭庄打出的招牌是:白少元会做宫爆鸡丁 。白少元看到招牌后,告诉饭起名,宫保鸡丁就是如此 。清朝太子太傅叫宫傅,太子太保叫宫太保,太子少保叫宫保 。山东巡抚丁宝桢得过荣誉,封衔宫保,这个菜就是根据他的封衔起的,这就是宫保鸡丁的出处 。”掌柜听后问:“为什么用丁宝桢的封衔做菜名呢?这里有什么缘故吗?”白少元就给饭庄掌柜讲了关于宫保鸡丁的一段故事 。
丁宝桢在济南当山东巡抚的时候,有一天忽然接到了恭亲王从北京发来的一封密信 。恭亲王在信中说:大太监安德海要到济南来给慈禧太后办一件事儿,根据朝廷的规定太监是不许离开宫廷到外地的,违令者可被地方官员处死 。所以恭亲王让丁宝桢杀掉安德海 。安德海平时做恶很多,在朝廷里得罪了不少人,想杀他的人也很多,只不过没有正当的理由加上有慈禧太后罩着他,所以拿安德海没办法 。现在他违反规定私自出宫,终于被人找到了杀他的理由 。丁宝桢对安德海也十分讨厌,早有除掉之心,接到恭亲王的密信,决定按照恭亲王的意思办 。
安德海秘密来到济南,自己以为神不知鬼不觉,没想到早就被丁宝桢派出的探子查到了自己的行踪 。这天傍晚丁宝桢派一个探子找到了安德海说巡抚找他有事 。安德海心里很奇怪:丁宝桢怎么知道我在济南呢?但又不能不去,只得跟着这个探子走了 。
他们没有到巡抚衙门,来到一个叫蜜汁店的地方 。安德海心里有点犯疑,巡抚找我怎么不在衙门呢?丁宝桢从屏风后面走出来,蜜汁店的大门也关死了,安德海感到事情不妙,连问:“丁宝桢,你想干什么?”
丁宝桢说:“我想要你的人头 。”
安德海大叫:“你敢在太后头上动土?”
丁宝桢说:“我这是照恭亲王的命令办的 。”
不等安德海再说话,丁宝桢的两个随从上来一刀结果了安德海的性命 。安德海是慈禧太后的红人,丁宝桢把他杀了,影响很大 。后来他又大力治理黄河,给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,很受老百姓的拥护 。慈禧太后心里不痛快,也没敢把他怎么样 。过了几年丁宝桢离开山东到四川任总督 。他在四川时,加强西南防务,重修都江堰,大力发展民生事业,很有作为,朝廷给了他宫保的封衔 。
丁宝桢平时比较简朴,在修都江堰的时候经常带着几个县令到现场给民工送水,受到民工的爱戴,中午吃饭的时候也和民工吃的差不多 。几个县令却受不了了 。这天到工地视察完以后,回来的路上丁宝桢说:“你们跟着我一天到晚很辛苦,今晚我请你们到我家吃饭 。”
县令们很高兴的答应了 。丁宝桢领着几个县令回到家里,告诉厨房的厨子说要请客,给没有做准备的厨子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。怎么办呢?情急之下厨子把鸡丁、辣子、花生米一起倒在锅里又加了一些甜面酱,一起炒了,做了一道菜 。厨子把这个菜送上餐桌,大家吃了都说好,丁宝桢也觉得特别好吃,还表扬了厨子 。几个县令吃完这个菜,回到自己的府宅让自己的厨子也仿做这道菜,可就是做不出来那个味儿 。当时丁宝桢正好得了朝廷给的宫保封衔,大家索性把这个菜叫“宫保鸡丁” 。
1886年,丁宝桢得病去世,他的家业也败落了 。给他做宫保鸡丁的厨子得了一场大病,没有人管 。当时开豆瓣辣酱作坊的白绍元的大哥看他可怜,就把他接回自己的家养病 。这个厨子在白少园的大哥家呆了一个冬天,病一直没有好转,到了第二年春天,人就不行了,临死的时候厨子把白少元的大哥叫到跟前儿说:“白老弟,我没有什么好报答你的,就把做宫保鸡丁的菜方留给你吧 。”就这样,白少元的大哥得到了厨子告诉他的宫保鸡丁菜方 。
得到这个菜方以后,白少元的大哥就把豆瓣辣酱作坊停业了,和白少元一起开起了饭馆 。他们打出了宫保鸡丁的招牌 。生意十分兴隆 。丁宝桢在济南杀了安德海,为了纪念丁宝桢,白少元执意要到济南做厨子,让更多的济南人吃到正宗的宫保鸡丁,把这个菜在山东流传开来 。正好这时金客园饭庄招聘名厨师,他应聘到了济南 。金客园饭庄的掌柜听了白少元的这番讲述才知道自己闹了个大笑话,急忙叫人把招牌上的菜名改过来了 。饭庄改了招牌后请到名厨白少元的消息也马上在济南传开了,许多人慕名而来,以先吃到正宗的宫保鸡丁为荣 。
经过不断的改进,这个菜越做越好,名气也越来越大,成为全国都有影响的一道名菜 。遗憾的是一些不知道历史典故的饭庄酒店依然把它写成宫爆鸡丁,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解释不通的 。

    推荐阅读